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空间逻辑

发布者:徐月红发布时间:2024-10-26浏览次数:10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空间逻辑》由周洪宇、李东海、郭伟撰写。文章指出数字时代高等教育面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挑战,数字化转型是应对挑战的重要途径,从空间视角探讨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相关问题。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下,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而空间视角下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了研究的焦点。

研究指出,数字时代高等教育在多个核心职能方面遭遇困境。人才培养环节,从目标设定到学习方式、评价体系以及就业,都面临着升级的挑战。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已无法适应新的知识生产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个性化学习与规模化教学的矛盾亟待解决,传统评价体系制约人才质量,毕业生就业难题也因经济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而加剧。科学研究方面,高校在第五范式科研时代面临技术基础、专业人才缺失以及学科交叉融合受阻等问题,同时他组织科研模式导致“大小科学” 失衡。社会服务职能上,封闭与固化阻碍学习型社会建设,产学研融合不牢制约协同创新。

然而,数字化转型为高等教育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从空间视角来看,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将形成一个巨大的融合空间,涵盖虚实融合空间、开放互联空间和数智融汇空间。在这个融合空间里,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流动空间与地方空间、数据空间与智能空间相互交融,重塑了高等教育的空间形态,形成全新的高等教育生态。

这一转型将为高等教育描绘出一幅充满希望的未来图景。人才培养有望实现模式重塑和生态创生,推动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构建实践性学习体系和数智驱动的评价机制,缓解就业难题;科学研究将催生自组织科研新模式,实现组织变革和范式升级;社会服务则会全面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推动高校设施开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空间,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路径。包括重构“空间实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 “空间再现”,重塑空间内涵特征;营造 “再现空间”,升级意义系统;以及加强人机融合治理,规范新型社会关系。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空间逻辑研究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手段,在融合空间中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创新发展,将是高等教育界持续探索的重要课题。

摘编自《中国高教研究》202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