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自今年7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国优计划”)以来,各试点“双一流”建设高校便开始积极招生,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好苗子”。目前,首届“国优计划”学生遴选工作完成,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清华大学等30所试点高校共录取1636人,各校培养工作全面展开。
“国优计划”无论是从培养院校、培养层次,还是从生源选拔角度而言,都呈现出“少而精”的特点,“国优计划”对于理工科专业以及科学教师培养的倾斜,无疑有助于为科教兴国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实施“国优计划”是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应然之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是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主体。“国优计划”首批30所试点“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有83%的高校为理工科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这些高水平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既能发挥学科优势、资源优势,也能促进教师教育制度创新,是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有力举措。
“国优计划”与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构成了“一体三柱”格局,被视为“高配版”公费师范生计划,备受关注和期待。那么“国优计划”如何才能培养出“顶配”的中小学科学教师?
“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须以新时代“大先生”为目标,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大国良师,以笃行“四有”好老师为实践路径,锚定新时代教师的精神坐标与实践向度。无论学生是否为师范类专业,但凡要成为教师,都须深刻体悟教育家精神内核,秉承“师道”信念,坚定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树师道之尊严,立师道之品性。
“国优计划”研究生须开设“定制化”教师教育课程。“国优计划”研究生与普通研究生、师范生开设课程有所区别,“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学习学科专业课程的同时,还要系统学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以期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全面描绘教师教育图景,并引导其深入思考教育问题、把握教育规律。
“国优计划”需为研究生提供适宜的教育实习,强化教学技能。教育实习对于“国优计划”研究生而言,可能是一个陌生又新奇的领域,在他们以往学习过程中,学科课程侧重学科知识、技能与研究,较缺乏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因此,教育实习对“国优计划”研究生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让每一名研究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经历真实教育教学的考验,让他们感受到教育的复杂性、长期性,体验到教学的真实震撼以及来自师生互动的微妙反应。如此,才能让他们体悟教育教学魅力,坚定立德树人的初衷以及躬耕教坛的志向。
总之,“国优计划”作为高质量中小学教师培养的新赛道,符合国家需求、地方需求、时代需求,在探索实施的道路上,我们需让名校培养名师,让更多优秀学生学以致用,成为师德高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研究能力卓越的科学教育领域新生力量和领军人物。
摘编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