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建设

发布者:徐月红发布时间:2023-10-04浏览次数:436

三全育人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旨在实现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和系统化培育,具体包括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通过此种教育模式,充分调动高校内外资源,搭建立体化、动态性人才培养体系,进而发挥高校人才培育的最大功效。高校教育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将三全育人理念有机融合,搭建高质量教育平台,实现科学、动态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全育人融入高校立德树人要始终坚持整体育人、全程育人和全面育人三个原则。一是整体育人原则。二是全程育人原则。三是全面育人原则。高校始终秉持开放、自由的教育宗旨,倡导学生积极探索,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其提供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功能,尽可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积极引导教师发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作用。要确保高校教师思想认识清晰,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民族观念,以身作则,在课程教学中和日常生活中始终知行合一。高校教师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接班人的筑梦师,只有确保教师灵魂纯洁,品德高尚,才能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是首要前提。要加强对教师入职审查、岗前培训、岗内轮训和学期考察、民主调查工作,让教师深刻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深刻认识自身工作的价值,要经常性地对全体教职人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常用选树典型、民主评议、个别谈话等方式确保教师队伍思想稳定。要构建专业能力强、自身素质高的教师队伍,要树立友善、温润、严学的教风,根据本校教学实际培养一支能力突出、品德高尚的教师团队。要发挥教师人格魅力,引导和感化学生,以无声胜有声的方式传递知识和思想,切实发挥高校人才培育的作用。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制度,进一步健全师德准入制度,做好新教师政治素养和品德审查关,组织部门、纪检部门、科研部门要通过多方面采取实地调查、发函调档等方式全面了解教师职业素养、个人品德、学术品行等情况,重要科研岗位要申请公安机关进行调查。

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是全程教育,要贯穿学生整个成长阶段,努力做到教育无空隙。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前往往会有三个月左右的空白期,此阶段他们摆脱传统教育束缚广泛接触社会,对学生品德培育也非常重要,高校可以以录取通知书为载体,要求学生按照要求阅读必读书目,并告知入学要求和入学考核,让学生提前培养自主学习意识,通过阅读选定书目提前感受立德树人学习氛围。招生部门要结合学科专业、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等,在调查了解录取生源学生认知水平、理解判断能力有针对性地推荐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可以提升自身思想政治认识的书目,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奠定基础。在校期间,学生对外界知识充满好奇,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敢于探索未知领域知识,高校要始终围绕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爱好,鼓励学生参加或组织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在认真学习专业课程以及思想政治必修课的基础上,适时安排思想政治选修课,丰富选修课内容,如哲学课选修、古典文化课选修、传统文化课选修等,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有机结合,课程要涵盖学生大学整个学习阶段。

综上所述,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对培育新时期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队伍管理建设水平、坚持全程教育等方式,全面提高高校立德树人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才学兼备、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才。

摘编自: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