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高教研究科研论文

发布者:徐月红发布时间:2023-09-25浏览次数:10

[1]孙照渤,陈海山.短期气候预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0年回顾与展望[J].大气科学学报,2020,43(05):745-767.

[2]何金海,徐海明,王黎娟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季风研究若干重要进展回顾——明德格物一甲子,科教融合六十载[J].大气科学学报,2020,43(05):768-784.

[3]江志红,翁笃鸣,屠其璞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回顾[J].大气科学学报,2020,43(05):785-801.

[4]管兆勇.回首甲子峥嵘,再展万千气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学科60年发展历程回顾[J].大气科学学报,2020,43(01):39-58.

[5]李北群.六十年筚路蓝缕  一甲子气象风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办学历程回顾与展望[J].阅江学刊,2020,12(01):5-19+120.

[6]李北群,樊成,祝成林.建国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文本分析——基于政策工具理论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09):39-46.[7]李北群,宋齐明,王骥.治理现代化视角下行业高校共建体制改革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05):3-8+26.

[7]刘青山,刘佳,吴立保等.学习范式下高校金课建设的价值逻辑与路径选择[J].江苏高教,2020(08):55-63.[15]顾然,冯国昌.“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研究——人工智能导论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0):6-7.

[8]吴立保,田宇婷.“双一流战略下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创新发展路径[J].法学教育研究,2020,30(03):347-360.

[9]吴立保.大学内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文化逻辑[J].中国高教研究,2020(05):59-65.

[11]吴立保,张永宏,王骥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审视与建构:基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科的案例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11):37-43.

[12]吴立保,吴芝青.论中国近代大学的文化性格及其现代意义[J].江苏高教,2020(02):15-22.

[13]宋齐明,张永宏.在线学习对工科大学生能力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江苏高教,2020(11):75-79.

[14]宋齐明.社会流动指数排名:如何促进大学承担社会责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07):14-19.

[15]祝成林,樊成,华玉珠.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研究的主题、特征与展望[J].阅江学刊,2020,12(04):88-99+123.

[16]祝成林,张宝臣.高职教育扩招的多重制度逻辑分析[J].教育与职业,2020(03):13-19.

[17]祝成林,和震.基于过程-结果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63-72.

[18]李杰.新媒体时代大学形象塑造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实践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7):12-14.

[19]徐蕾,聂峰英.教育大数据在教育管理应用中的研究现状与技术路径[J].江苏高教,2020(12):69-73.

[20]顾瑾璟.我国高校公共体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20(12):82-86.

[21]朱虹.留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20(01):64-71.

[22]杨波.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环境隐私保护行为调查分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5):25-26.

[23]张仲元,王开田.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范式创新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0(10):49-51.

[24]吕红艳.新时代背景下设置翻译博士专业学位的构想[J].上海翻译,2020(06):56-6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