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数智时代的高等教育外部治理:政策导向、现实困境与数据治理赋能

发布者:徐月红发布时间:2025-01-14浏览次数:10

在当下数智时代,数据洪流与技术革新正深刻重塑高等教育生态。高等教育外部治理作为影响高校发展的关键环节,其变革与创新备受瞩目。高丹丹和郭建的《数智时代的高等教育外部治理:政策导向、现实困境与数据治理赋能》一文为我们揭示了该领域的政策导向、现实困境及数据治理赋能的新路径。

近年来,高等教育外部治理政策呈现出鲜明的服务优化、评价多元和数智赋能导向。国家积极推动高校对接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需求,如在“双一流” 建设及科研工作中,引导高校围绕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精准发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同时,教育评价改革持续深化,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分类与第三方评价结合的体系,从多维度考察高校,推动其特色发展。在路径创新方面,教育数智化战略稳步推进,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教育管理智能化水平,各地积极响应,助力教育治理现代化。

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高等教育外部治理面临诸多困境。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数据支撑不足成为关键短板。政府部门难以全面、实时掌握高校服务动态,高校与区域产业数据对接不畅,致使服务精准度大打折扣。从数据驱动的多元评鉴体系上看,多元评价体系虽已建立,但数据整合共享困难,分析应用浅显,结果应用有限,严重制约评价功能发挥。此外,数据赋能治理的能力亟待提升,政府决策与高校数据应用能力均显薄弱,数据治理制度规范缺失,阻碍了数智化转型进程。

数据治理为破局这些困境提供了核心动力。通过数据联通,重塑信息与决策机制,促使政府精准调控、高校自主创新、社会公众与第三方机构有效参与,推动治理向服务型转变。借助数据整合,构建评价大数据中心,运用智能技术优化评价流程,增强评价科学性与实效性,重构多元评价机制。利用数据分析,打破经验决策局限,建立科学模型与智能画像系统,提升政策精准性与管理精细化程度,推进治理科学转型。

展望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需多管齐下。第一,培育数据驱动文化,提升管理者素养,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完善制度规范,筑牢数据治理根基。第二,融通评价数据链,建设大数据中心,运用智能技术优化评价全过程,提升评价质量。第三,构建智能决策模型,开发实用系统,为治理提供精准支撑。通过这些举措,以突破数智化应用障碍,实现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的精准化与智能化,推动高等教育在新时代迈向新高度,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

摘编自《中国高教研究》2024年第12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