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2023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反思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

发布者:徐月红发布时间:2023-11-10浏览次数:340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2023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技术运用于教育:谁来做主》(《Technologyin Education: A tool on whoseterms》,以下简称报告),反思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报告在分析大量案例和数据的基础上,从厘清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要素、评估技术在促进教育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向度等三个层面论证了技术在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品质与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和地位。

第一个层面是关于厘清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支持而非替代更不是取代。报告首先提出,数字技术的使用及深度融合的确带来了教育与学习的诸多变化,但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应该是支持而非替代更不是取代的关系。教育政策制定者在作出信息技术相关决策时,要从具体国情、学习者现状与需求、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群等层面出发,确保信息技术发展的红利为所有人同等享有,使其成为所有人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器。

第二个层面是了解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要素:整体环境、师资准备及参与水平。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技能和生命情感的融合体,教育发展的原动力在于每一个组织成员的主观内驱力和精神世界,这就决定了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报告指出,从全球监测数据来看,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实际效果受整体环境、教师意愿和准备程度、教育水平和国家收入等多种要素影响。首先,技术发展与融合的整体环境是技术融入教育的助力因素。其次,教师意愿和准备程度是技术能否有效融入教育、产生期待效果的决定因素。再次,参与水平是技术影响教育发展的显性标志。

第三个层面是评估技术在教育中作用应遵循的向度:问题、循证与可持续发展。报告采用问题导向、循证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等三个向度来评估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具体作用。首先,报告坚持问题导向,通过问题链的方式探寻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其次,报告坚持循证理念,在阐释技术在促进教育公平、可持续发展等中的具体作用时坚持关注证据、强调实证。最后,报告关注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提高教育设施和服务的覆盖范围与质量,增强教育公平性和包容性,加强师资培训和教育管理。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