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高教研究科研论文

发布者:徐月红发布时间:2018-10-23浏览次数:831


[1]吴立保,张建伟.论科研与教学关系:非线性思维的视角[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2]吴立保,乐青.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排斥的影响因素及矫正策略[J]. 江苏高教,2012,03.

[3]吴立保.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基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视角[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4]吴立保.美日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05.

[5]华兴夏.地方理工科大学文科创新人才培养刍议[J]. 江苏高教,2012,06.

[6]李健,王红卫.关于加强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12,11.

[7]王海君.大众化背景下“双轨制”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04:50-52.

[8]陈娟.高校创业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2,20.67-70.

[9]陈娟.浅析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3.14-16.

[10]徐锋华.论大学生诚信教育实施的着力点[J]. 继续教育研究,2012,06.

[11]徐锋华.产学研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中国高校科技,2012,0

[12]吕红艳,罗英姿(外校).民国时期高等教育行政体制之历史省察[J]. 江苏社会科学,2012,01.

[13]夏海燕.大学生网购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J]. 江苏科技信息,2012,11.

[14]李霞.高校“网络红人”现象的教育学反思[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06.

[15]李长波.个性化培养:本科生导师制的本质[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 04.

[16]丁媛媛,刘巧玲.勤工助学体系完善与育人功能发挥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2,36.

[17]吴先华,叶卫美(学生).普通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情况的实证调查[J]. 中国大学教学,2012,02.

[18]段元秀.教育的本质与目的:灵魂的求真向善[J]. 教育学报,2012,04.

[19]张明秀.90后大学生生活境界的提升[J]. 社会科学家,2012,03.

[20]孟克.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是时代赋予大学的重要使命[J]. 阅江学刊,2012,06.

[21]吴加琪.公共档案馆改革与发展战略:从服务政府到普惠全民[J]. 档案学研究,2012,04.

[22]郝咏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J]. 江苏资助育人,2012.

[23]王贤芳.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重构[J]. 教育教学论坛,2012,01:118-120.

[24]杨波.当代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现状及教育对策探析[J]. 《文教资料》,2012,01,总第563:219-220.

[25]叶玉娣.不断提升大学生党建服务功能[J]. 新课程,2012,01.

[26]张春梅.科技人才满意度状况的实证调查及启示[J]. 现代企业教育,2012,02.

[27]曲佰玲.中、日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问题的比较分析[J]. 科教导刊,2012,02.

[28]罗宏.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内容体系构建[J]. 图书馆学刊,2012,01.

[29]张志宏.关于学业预警成效的实证研究_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为例[J]. 陕西教育(高教),2012, 01-02.

[30]耿学华.大道与小路:教育机智穿梭行走的智慧——教育现象学研究及启示[J]. 高等理科教育,2012,01:17-24.

[31]吴琴,吴大中.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特点、作用和职能[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5.

[32]陈书涛,胡正华.中美高校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 科技信息,2012,08:4-5.

[33]杨波.榜样激励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大家,2012,总第158.237-238.

[34]周元琴,顾韵华.高校二级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完善——以A学院为例[J]. 文教资料,2012,11:163-164.

[35]朱晓东.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启示[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8.

[36]张明菊.大学的现实异化与理性回归[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05:158-159.

[37]张明菊.行业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特色发展之路[J]. 风流一代,2012,05.

[38]周赛萍.人文关怀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 文教资料,2012,13.

[39]张广磊.《高校诚信教育现状及对策》[J]. 《前沿》,2012,10.179-180.

[40]朱文镇.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党建模式探析[J]. 无线互联科技,2012,05.163-165.

[41]俞书平.学分制下的高校系级教学管理体制的构建与探索[J]. 社科纵横,2012,02.

[42]王尧.地方普通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现代公民[J]. 高教领导参考,2012,13.

[43]王苏春.本土化:国际教育中的跨文化管理策略[J]. 教育界,2012,84.

[44]葛昕明,吴广宇.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改进路径探析——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J]. 中国电力教育,2012,23.101-102.

[45]沈伟峰.民办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 24总第736.53-54.

[46]王龙,韩静(学生).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源头”教育策略研究[J]. 文教资料,2012,25.

[47]罗君.大学校庆热的冷思考[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2,09.

[48]张素蓉.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调查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J]. 前沿,2012,09.

[49]吴琴,吴大中.高校教学管理问题浅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2,32.

[50]何蓓蓓,周祥龙(外校).以“三个导向”为核心的本科生三阶段全程导师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J]. 学理论,2012,26.

[51]王海君.我国高层次气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 高等理科教育,2012,04.5-8.

[52]王新,周元琴.高校青年博士教师角色快速转变的探析[J]. 中国电力教育,2012,29.

[53]洪港.行业特色高校开展综合改革的路径探索[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20.

[54]王富兰(外校),李钟香.高校思想教育软实力文化建设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12,10.

[55]罗君.加强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素质的思考[J]. 中国-东盟博览,2012,10.

[56]刘晓波,李玉霞(外校).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改进教学学风[J]. 决策与信息,2012,10.

[57]叶玉娣.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工程素养培养模式的构建[J]. 新课程学习,2012,30.

[58]姜丽萍.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 管理学家,2012,10:198-199.

[59]吴琴,吴大中.高校教学管理现状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1.

[60]嵇芳.从教育生态学角度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1.

[61]齐运锋.以三能力为导向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平台构建[c]. 2012届高等教育理工类课程教学研讨会,2012, 24-25:473-475.

[62]裴世鑫,崔芬萍,孙婷婷.高等教育亟待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统一.[c]..第二届高等教育理工类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2.

[63]周磊.论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与精英化取向[J]. 全国商情,2012,11.

[64]官元红,夏大峰,朱凤琴.文科高等数学课程分层教学的初探[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65]刘宏侠,詹筱茹.学生评价辅导员绩效的模型构建及验证性因素分析[J]. 理论观察,2012,06.

[66]戴艳杰.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 改革与开放,2012,357.

[67]王新.“三个强化”提升学院党政履职效能[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4.

[68]李涛,胡凯.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5:218

[69]徐锋华.当今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空场”[J]. 继续教育研究,2012,11.

[70]孟克.多学科交叉融合:高校气象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变革[J]. 价值工程,2012,12.

[71]丁媛媛.关于当代大学生“精神缺失”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

[72]张明菊,李霞.行业背景高校共青团工作特色发展的战略思考[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14-15.

[73]周磊.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三个结合[J]. 科教文汇,2012,12.

[74]肖鸿雁.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入党问题的思考[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75]王勇.需要理论视野下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激励机制研究[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06.

[76]杨春艳,许敏,范天森.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角色扮演[J]. 价值工程,2012,12:232-233.